旗袍这一中华瑰宝。作为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,其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,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。现如今,旗袍不仅在国内,在国外也是有一定分量的影响力。不仅受我们众多国民的喜爱,在国际上也享有人们一定的青睐。

谈论起旗袍风尚的兴起时间,人们通常认为是在20世纪民国时期,其盛行于三四十年代,随后很快从发源地上海风靡至中国各处各地。至于说起具体的年份,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。但无论如何都不影响我们现代人对旗袍的热爱。

试问,作为承载了文明的国服旗袍,体现出中华女性贤淑、典雅、温柔、清丽的性情与气质,有谁不爱呢?旗袍连接起过去和未来,连接起生活与艺术,以其流动的旋律、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,将美的风韵洒满人间。

景德镇陶瓷器

其实“旗袍”这一称呼是受了清朝旗人袍服影响,于是从民国至今便将女袍统称为旗袍。在当时,由于受到当时环境的影响,人们都知道满清旗人妇女有其特有的服装旗袍,而误认为汉人妇女只穿裙装,不同于旗人,却不知实际上两三千年来中国的妇女们本是袍、裙兼施,以袍形长衣为传统的礼服。

旗袍前身—旗服

对于旗袍,北朝后期流行的袍服的圆领是受北方少数民族影响而产生的,其袖子从宽松到紧窄是少数民族和汉族服饰文化相互影响的结果。而至于衣身的宽舒到紧身勾勒身体曲线则是受到西洋文化的影响。总而言之,旗袍是文化交融的结果,将多样文化完美和谐在一起。

不同于沿袭了4000多年的汉服服制,清朝三百余年的女性服装一直以旗服为主流。而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,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,中国妇女开始领悟到一种“曲线美”,于是便对对旗袍不断改进,推陈出新,力求把自己优美的身材曲线表现出来。期间变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,经过了长期的变化,才形成了当今极具韵味的中华旗袍。

旗袍不能脱离人体而孤立存在,是由女性的头、颈、肩、臂、胸、腰、臀、 腿以及手足的总体才能构成由众多曲线巧妙结合的整体。旗袍分有京派与海派旗袍。海派风格以吸收西艺为特点,标新且灵活多样,商业气息浓厚,颜色自是多姿多彩;京派风格则带有官派作风,显得矜持凝练,便更严肃端庄一些了。

如此,别具历史韵味的旗袍不愧为我中华瑰宝,如此具有美学韵味的旗袍不愧于受到海内外众人的青睐。这样美的旗袍,你有没有爱上它呢?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